10月23日,港珠澳大桥迎来通车七周年。这项跨越伶仃洋的超级工程,七年来不仅促进粤港澳三地快速融合,经济显著增长,成为活力涌动的“黄金通道”,更彰显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硬实力。而在这项世界级工程的背后,山河智能以其自主研发的超级装备,为大桥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,展现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卓越品质。

△这是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桥(2023年12月15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
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,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海底地质复杂、施工标准苛刻等诸多挑战。在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,山河智能的旋挖钻机凭借出色的稳定性和适应性,成功克服了深海复杂地层施工难题,为大桥桩基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极限工况下的卓越表现,也充分验证了中国制造能够胜任世界级工程的严苛要求。
“在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中,我们的装备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。”山河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通过这个项目,我们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深海施工经验,更验证了山河自主创新技术的可靠性。”
七年来,从港珠澳大桥的跨海贯通,到川藏铁路的雪域攻坚,再到雅鲁藏布江“水电珠峰”的超级工程,山河智能的创新步伐始终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。山河智能始终坚持“先导式创新”理念,相继研发出超级旋挖钻机、超级液压静力压桩机、超级桩架等系列创新产品,同时积极布局智能化和新能源装备领域,5G旋挖钻机、增程式电动旋挖钻机的面世,展现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。据悉,山河智能的超级装备和新能源装备已广泛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在深中通道、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、深圳轨道交通14号线等重点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七年通途,是里程碑,更是新起点。未来,山河智能作为地下工程综合领域领军企业,将继续秉持“做装备制造领域世界价值的创造者”的使命,以更多创新成果助力国家基础设施迈向新高度,持续向世界展示“中国制造”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可能。
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甚至可能并非原创,如遇未经考证信息需持审慎态度。若有疑问,可联系本站处理。